日前,清科研究中心發布《2017年中國企業估值統計研究報告》,對我國非上市企業估值變化進行了全面統計和解讀。
一、估值中位數演變圖景
中國股權投資行業近二十年來迅速崛起。清科研究顯示,9262家被調研企業的估值中位數為2.19億元人民幣,二級市場活躍度以及退出渠道的通暢性對企業估值的影響較大。
圖中可以看出,2005年4月股權分置改革啟動,推動企業估值邁上新臺階;2008年-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,企業估值略降;2012年起收緊IPO,上市退出渠道受阻,企業估值大幅下滑;2016年起IPO節奏大大加快,企業估值中位數隨之上升。
二、企業生命周期估值差異
通常情況下,企業估值水平伴隨企業不斷發展而增長,特別是從初創期進入成長期時,企業估值增幅最為明顯。
清科研究顯示,早期企業成長為初創期企業,企業估值增幅約66.7%;初創期企業發展為成長期企業,估值增幅約234.0%;成長期企業發展為成熟期企業,估值增幅約63.5%。
三、行業分布估值差異
縱觀20年樣本企業估值數據,在清科23個一級行業中,物流、房地產、紡織及服裝、能源及礦產、食品&飲料行業的估值水平位列全行業前五名。
值得注意的是,房地產、化工原料及加工、廣播電視及數字電視、農/林/牧/漁、紡織及服裝、食品&飲料行業的估值水平連續三年呈現負增長,而與消費升級密切相關的行業如娛樂傳媒、互聯網、物流,以及與科技強國相關的半導體行業,樣本企業估值水平在2017年第一季度均超過3.5億人民幣,表現出強勁的增長趨勢。
四、結語
1997年到2017年的二十年間,我國股權投資市場經歷了起步階段(1985-1999)、發展階段(2000-2008)、完善階段(2009-2015)以及加強監管階段(2016至今),目前正逐步進入健康、平穩、有序發展的新常態。無論從技術革新還是監管體系改革來看,2017年都將是承上啟下的一年,將涌現大量投資機會。
(編輯:杜磊)
下一篇: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投后管理詳解
© 2009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
合肥高新建設投資集團公司 版權所有0551-65326529